第75章 Hamilton

马上记住书斋阁,www.shuzhaige.com,如果被U/C、百/度、Q/Q等浏/览/器/转/码进入它们的阅/读模式展示他们的广/告,建议退出阅/读模式直接到原站阅读。

简介:你知道10美元纸币上的头像是谁吗?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1757年1月11日 - 1804年7月12日)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也是美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出生在加勒比海的小岛、在纽约国王学院接受教育,志愿参军,在独立战争中得到华盛顿赏识成为他的副手,在约克郡战役中领兵对抗英军。建国后他主张建立强大的中央政府和中央军队。他左右了前三届总统的选举。他一手创立的金融机制使美国快速地在战后实现经济繁荣。汉密尔顿也是美国第一个传出桃色丑闻的公职人员。49岁时与当时的副总统艾伦伯尔决斗时放弃开枪机会,次日丧生。

这部音乐剧严格遵照历史,讲述汉密尔顿政治生涯中的几件大事,他的战友和政敌、他与妻子伊莉莎和长子菲利普的深厚感情以及他犯下的错误。历史人物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弗逊和詹姆斯曼迪逊等在剧中轮流出场。剧中音乐以Hip-hop为主,穿插了Jazz,R&B, Tin Pan Alley 等多种风格的歌曲。

作者林·曼努尔·米兰达对待这个舞台的方式,正仿佛这位与刻板印象极不相符的美国国父当年踏入这个年轻国家,意图大展身手建功立业时那般雄心满满又踌躇满志。他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呈现了这个少年人的故事,关于他是怎样从一文不名的孤儿到华盛顿的左右手,到战争英雄的叛徒,到一个被卷入全国第一场性丑闻的深爱妻子的丈夫,再到一个让这个不愿交付信任的世界追随美国经济系统的财政部长的。

就连乔治华盛顿,伊莉莎汉密尔顿,托马斯杰弗逊和与汉密尔顿毕生亦敌亦友的艾伦伯尔等历史角色配角,都在这场摄人心魄的全新音乐剧中令人映像深刻,一如他们在汉密尔顿的人生中留下的浓墨重彩。

---

我知道这个简介大概读起来会很难受……不过我真的是尽力了,读起来大概会比百度机翻要好上一点儿吧。

话说我还挺想要吐槽的,豆瓣你给的剧情简介只翻译了一半、剩下的都是洋文让读者自己做阅读理解也就算了,可既然你都直接复制黏贴纽约时报的评论了,好歹截个完整的段落出来啊?结果最后还不是需要苦逼的、满世界卖不出安利的粉丝辛辛苦苦翻出去,在一堆让人看得头昏眼花的字母里找到原文,然后再瞎扯出一段信雅达风味全无的奇葩翻译腔来……

咳咳,扯远了,赶紧把话题拉回来。现在是2019年12月31日星期二的21点57分,我正坐在电脑前摩拳擦掌,打算趁着今年的最后一天一定要把这个神仙音乐剧的安利给卖出去。

虽然我是感着冒、嗓子疼、头也有点晕,看着敲出来的字符都感觉它们在飘;虽然不知道低产到又断更了十几天的自己能不能在短短两小时内再创奇迹,肝出一篇我原以为它会非常言简意赅但情绪一激动就完全刹不住字数的推荐来。

但是这部剧!它实在是太可怕了!

天哪噜,我第一次听到从头到尾没一首曲子让我觉得不好听想换台的音乐剧;我第一次见到能在舞台上一边展现出神演技一边段段五押carry全场的rapper;我第一次倾倒于明明从头到尾都没有花哨的服化装饰和富裕的道具特效却让我连连惊呼卧槽献上膝盖的舞台设计;不过结尾时分面对谢幕疯狂泪崩这个对我来说是保留项目了……我印象里只要是观看音乐剧,就好像还真没有能做到不为所动的时候。

其实我觉得我没啥必要来专程安利它,毕竟它在大洋彼岸实在是太火了,具体有多火呢?商业方面和艺术方面都突破天际,一举包揽了百老汇和纽约戏剧类所有能拿的奖项。从托尼到格莱美,从普利策到劳伦斯·奥利弗,据说只要有汉密尔顿的演出,有些制作人就会特意避开同季度上新剧。

百老汇当今最贵票价成就GET、奥巴马全家来看过两次、多用途慈善筹款专场搞过三次、美国财务部之前打算把 Alexander Hamilton 的头像从10美元上面撤下来但是因为最近这个历史人物太火了于是这个决定暂缓了(真的);15、16年百老汇相关报道十篇有五篇都能跟 Hamilton 扯上关系。

它对美国百老汇甚至音乐剧产业的积极影响是无可否认的,纽约时报有一阵子天天暴风哭泣着求着读者一定要去看,甚至劝你去抵押房子出租孩子只为换一张票。

总之:这部剧的地位是可以载入史册级别的(业内评价最爱用的词是 “Revolutionary”, 双关),某位业界大佬公开表态作者林聚聚采用的创作方法是“莎士比亚式”的,一点也不虚。

嗯,其实本章开头的简介基本上就已经把音乐剧演的内容全都剧透完了,不过这个其实不是很重要,因为大家看历史剧的时候,本来就不大会抱着寻求猎奇刺激剧情的心态。更何况其实在开场曲里,所有的人物都已经一一出场,并借他们之口揭露了汉密尔顿接下来的人生。然而这部剧最棒的地方在于,它明明表现形式时髦到爆表,饶舌说唱都要玩出一朵花来了,但却丝毫无损于人物的复杂多面和历史的厚重感。

豆瓣上是这样吹它的:

“它讲述了一个真正的美国故事。汉密尔顿,一个来自西印度群岛的移民,一个没有父亲的私生子和孤儿,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今天的哥伦比亚大学,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建功立业,成为华盛顿最为信赖的幕僚,并在美国独立后成为美国宪法的起草人之一,以及第一任财政部长,从无到有地建立了美国的国家财政系统。

可以说,汉密尔顿就是一场再模范不过的美国梦的化身:移民、年轻、混乱和饥渴,而他成功的原因也是支持美国走过240年历史的原动力。这可能也是本剧的副标题,《汉密尔顿:一个美国音乐剧》的真正含义。

《汉密尔顿》之所以会获得白宫的瞩目,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制作方的巨大社会责任感。正如前文提到的,演出的戏票目前已经炒到了天价,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负担,而这样的一个美国故事,一个用年轻人最喜闻乐见的嘻哈音乐来讲述历史的音乐剧,制作方希望可以能让更多年轻人看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制作方决定把每场演出的前排座位的21张票用抽奖的方式,每张10块美金卖出,而且在刚刚开演的一段时间,林-曼纽尔每天都会在开演前亲自出来抽奖,并且献上特别演出。后来,由于每天参加抽奖的人数实在太多造成交通堵塞,制作方决定改为在线抽奖。网站开放的第一天就有超过5万人参与竞争这21张票,造成网站一度崩溃。 《汉密尔顿》还与洛克菲勒基金会合作,后者将捐献150万美金,让纽约地区以低收入家庭为主的学校的20000名高中生免费观看演出,学校还专门制作了历史课程,解释演出中的这段美国历史的关键时段。据制作方称,在演出在全美的巡演开始之后,也会持续这项工作,让无力负担的昂贵的百老汇戏票的学生也有机会看到这个演出,用更加直观有趣的方式了解这段历史,了解自己的祖国。正如奥巴马在演讲中也提到的,他和第一夫人米歇尔之所以决定把《汉密尔顿》邀请到白宫表演,并且在免费无线电视台全程转播,也是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这个演出,“因为这是为我们每个人讲述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我们每个人的故事”(It is a story for all of us, and about all of us)。

《汉密尔顿》的另一项创举,是让一群几乎清一色的有色演员(亚裔、黑人和拉丁裔)来演绎这些其实历史上都是白人的人物,包括国父华盛顿、杰佛逊和麦迪逊等。这也是《财富》杂志选他为2016年世界领袖人物的原因之一:这是林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大家,美国梦是属于所有人的,这也是当今所有艺术家当中可能最为乐观、最具社会意识的声明(It’s Miranda’s way of asserting that America’s ideals belong to everyone—and it’s arguably the most optimistic, civic-minded statement any artist is making today)。尽管演出因此在招演员时被人扣上种族歧视的大帽子(在演员招聘的广告中写明“非白人”),但是制作方并没有做出实质性的让步。毕竟,在百老汇上90%的角色都是偏向于选白人演员的,而且这个选择与演出要传达的信息相关。

最后还是用奥巴马这段感人至深的演讲的中的一段话来结尾,这也是对《汉密尔顿》一剧的意义的最佳解读:“我希望当他们(年轻人)从剧院走出来的时候,可以理解我们的国父到底创造了什么—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由你来讲完这个故事。我们是一个未完成的故事。美国,就是一个不断在发展变化的国家。我们很热闹,我们也很多元。我们充满了能量,并且在精神上永远年轻。我们就是那个永远不会终结的项目。我们会犯错,我们也有我们的弱点。但最终,当每个声音都被听取,我们会克服这些错误和弱点(And we hope that they’ll walk away with an understanding of what our founders got started -- that it was just a start. It was just the beginning. That’s what makes America so great. You finish the story. We’re not yet finished. This is a constant work in progress, America. We\\\'re boisterous and we\\\'re diverse. We\\\'re full of energy and perpetually young in spirit. We are the project that never ends. We make mistakes. We have our foibles. But ultimately, when every voice is heard, we overcome them)。 正如美国一样,《汉密尔顿》所创造的奇迹也是一个刚开始而未完成的故事,我们期待着看到这样一部充满能量的作品可以在不久的未来打破更多的记录,让更多人欢笑和流泪,更多人思考。

抛开意识形态的话题不谈,既然它的野心既然都已经到达了这个可怕的、远超单纯的一部音乐剧的水平,并且不止口头,行动上也都一一做到了,那真的是不可能不好看了。

不过悄咪咪在这里讲一句,个人其实是不太吃得下这种我大美利坚帝国世界第一的思想输出的,任何艺术作品中能让我动容的永远是、或者只能是个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情感联系,根据情况顶了天再加个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家看的时候重点关注角色人生的成长历程、得失蜕变,得到的体验可能反而更加纯粹、更加快乐、也更加发人深省。

至于剩下的那些东西嘛,学习太`祖当年的精神,糖衣吃掉,炮弹扔回去就好了。

不过看到林聚聚在白宫唱rap的场面还是不由感慨,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要比喻为天堑也不远矣,港真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我们国家才会拥有像这样无可挑剔的文化产品输出能力啊……

作者有话要说:写完一抬头发现已经十一点半了,我觉得我的码字速度还是非常ok的!

从开坑至今,不知不觉居然都过去半年了呢w

祝大家新年快乐!新的一年里天天不文荒,本本不掉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