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章:第133章 [综英美]冷核聚变
- 下一章:第137章 人类皆伟大
马上记住书斋阁,www.shuzhaige.com,如果被U/C、百/度、Q/Q等浏/览/器/转/码进入它们的阅/读模式展示他们的广/告,建议退出阅/读模式直接到原站阅读。
内容简介 ······
编辑推荐
《与社会学同游》作者提醒我们,学习社会学一定不要丢掉人文关怀。本书生动地阐释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带领读者在社会学的世界里畅游。
商品描述
社会学是一场游戏:既有轻松的一面,可供消遣;又是思想挑战,要求游戏者有一定的素养。在《与社会学同游》书中,彼得伯格以如椽之笔和酣畅的文字带领我们神游社会学的庄严殿堂。在这趟旅途中,我们将紧随作者去审视人与社会的关系,去体会社会学的多重视角,关照社会学的多重性质。几个突出的主题是:“人在社会”“社会在人”和“社会如戏”。这部权威学者的经典著作宛若浓缩而精美的靓汤,带给我们丰富的人文主义营养。
名人推荐
在现代社会学的180年历史中,大多数人将社会学视为一门欲与自然科学比肩而产生的实证科学。但从齐美尔和韦伯起,有关社会学的人文主义思潮同样源远流长。作为现象学社会学创始人舒茨的学生,彼得伯格有理由,也有信心通过对社会现实建构过程中主观意义的揭示,告诉我们与实证社会学所依赖的经验、数据、事实或有效性迥然不同的人文主义的社会学性质。这种人文主义性质既体现在我们如何看(see)这个世界的过程中,也体现在这一学科所蕴含的道德诉求之中。
——周晓虹(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一部堪称经典的社会学入门书。作者一反教科书面面俱到的写法,择要描绘了社会学的主要议题,充满人文关怀和反思性,深入浅出而不乏洞见,使初学者在轻松阅读中看到社会学事业的宏观图景。
——刘欣(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本书描绘的社会学是一种能够把个人情趣与追求真相的科学精神、专业智慧与常人关怀结合成一体的学科。社会学其实比一般人心中的形象更加精彩。作者所描述的社会学是那种能够发现人类行为的无比丰富性、能够在个中人不以为奇的现象中展现专业洞见的学问——这种学问会多一些人文情愫,少一些枯燥沉闷。
——高丙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作者简介 ······
作者:彼得L.伯格,奥地利裔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路德教派神学家。主攻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神学,其著作论及当代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宗教问题。
译者:何道宽,深圳大学英语及传播学教授、政府津贴专家、资深翻译家,曾任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副会长,现任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深圳市翻译协会高级顾问,从事英语语言文学、文化学、人类学、传播学研究三十余年,著作和译作近六十种,逾1500万字。
---
对于能发现这一篇更新的朋友们,我不得不为你们的火眼金睛表示赞叹。
欸?你问我为什么要把这篇书评发在章节中间?
那是因为这是一章很早以前就已经写好,却迟迟没有被放出来的存稿啦。
你问我为什么这篇文章格式奇奇怪怪,遣词造句简直让人想要高呼“谜语人滚出哥谭”?
那是因为这篇文章写到一半,被我改成上学期某节课的期末大作业交上去了……
所以——是的,你居然可以在晋江看到当代女大学生的课程论文作业!这是何等敷衍又不负责任的更新姿势呀!我简直幻听到了老师的咆哮和读者的声讨。
不过我是不会为此感到愧疚的,鸽子精无所畏……好吧,其实是因为我想尝试一些比较新鲜的东西啦,请屏幕前的读者姥爷们放下手里的键盘,谢谢。
考虑到今天介绍的这本书是一本不太正经的教科书、一本不太严肃的专业书,那么,作为一个不太合格的学生,我也想用我这一篇不太学究的论文来展现我作为该学科预备研究者的读书视角和观点。
虽然是课程论文,但我之前找别的同学帮我点评了一遍,所以,它在理解门槛上应该还是比较友好的?
希望大家能看得开心愉快~
摘要:
作为美国社会学家彼得伯格所著书籍《与社会学同游》的读后感,本文首先抒发了笔者读完书籍后极不负责的主观感性体验,其次逐一梳理了彼得伯格对学科、社会、个人三个不同层次的阐释:
在学科层面上,社会学是一门构建主义视角的科学;
在社会层面上,社会的控制带来了个人普遍的不自由;
在个人层面上,个人可以通过“游离”的策略通向自由。
再次,笔者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出发,以个人、社会和学科的顺序反向批判了彼得伯格的观点:
在个人层面上,我们反而因为使用游离的策略遭到了意识形态更深一步的俘获;
在社会层面上,我们越是怀抱一种玩世不恭的姿态,越是加强了集体的不自由;
在学科层面上,建构主义视角的社会学能为我们提供崭新的视角,却缺乏指导实践的能力,也不愿意担负起指导实践的责任。
最后,笔者得出结论:游离无法带来真正的自由,社会学应当担负起实践的责任。
正文:
一、阅读体验:五星好评
诚如译者开篇小序所言,《与社会学同游》既是一本老书,也是一本小书。
说它是一本老书,因为它的出版时间早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其中涉及的观点与理论基本都是些令人闻之亲切的老朋友。
说它是一本小书,因为若是裁去文献述要和译者评记,它的实质内容将少于两百页,还不及我的一根食指厚。
但它确实值得人们一读再读,并作为学科的代表性著作被奉上名为经典的殿堂。
它能振奋你萎靡的精神、唤起你隐秘的直觉、熨帖你无谓的焦虑——更重要的是,它确实很好看!
我至今都还清晰地记得,本学期第五周周二的下午,我是怎样随意地打开群里的pdf文档,怎样漫不经心地跳过译序、扫视开头,怎样逐渐忘记时间、难以自拔,又是怎样一气呵成地读到最后一个字、合上平板、掏出手机点击豆瓣、行云流水地标记上五星读完的。
介于我是个从毛选五卷和资本论入门社会学(至今没看完),上来就直奔韦伯涂尔干波伏娃鲍德里亚——结果被这些作品之不讲人话打击到怀疑人生的真实学渣,彼得伯格明白晓畅的写作风格简直让我感受到了万分的舒适和慰藉,甚至久违地体会到了“啊,文科作品真是通俗易懂又有趣”的心态。
更有趣的是,他将各种原本零散的理论进行了极为精心的选择、排序和呈现,从而讲述了一个起承转合、扣人心弦、发人深省的故事。
在我看来,与其说这是一本学科入门教科书,倒不如把它作为“关于我们为什么是不自由的”——以及人究竟如何获得自由的启蒙读本。
二、作者观点:社会学、社会与我
《与社会学同游》这本书共分为八个章节。
它的前三个章节讨论的是社会学本身。在其中,作者较为清晰地定义了什么是社会学,并简要地探讨了它的研究对象、应用范畴和实际作用。
中间三个章节是对当时社会学主要理论的介绍。在其中,作者以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视角作为划分方式,层层推进,用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框架介绍了诸多与社会学息息相关的理论。
这些理论虽然出自专业学者,但并不枯燥无趣,反而因为屡屡突破常识而显得独特有趣。
最后两章,作者详尽地阐述了社会学教育的意义。彼得伯格认为,我们应当普及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学教育,因为它能够给予个人一种必要的自我修养。
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这种修养可以让他们在今天这个复杂多变,倏忽变化的社会中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
对于想要成为专业社会学家的个人来说,这种修养可以让他们初步具备必要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
在上述章节划分的基础上,如果我们再进行进一步的抽象,可以得到以下三个最主要、也是我最关心的论点。它们分别是:
1、社会是一种人为的建构。
2、社会束缚着我们的自由。
3、我们可以“游离”这个不自由的社会。
(一)、社会学问题:建构的视角
作者提出,社会学是一种建构主义(constructivi□□)学说,对这种学说而言,最重要的四个追求是揭露真相、不恭态度、价值中立和世界眼光。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非常困惑:这个奇奇怪怪的“建构主义”是什么?这些追求又是什么意思呢?
别着急,且让我先来一一拆解这四个追求。等我阐述完毕,建构主义的复杂内涵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首先,揭露真相是社会学这门学科存在的全部意义。
作者认为,我们的社会是建立在谎言和欺骗的基础上的。我们其实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在谎言中陷得太深了,以至于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受到了欺骗。
举个例子,我们所有人其实都知道,钱本身其实没有价值,大多数时候,它都只是一张废纸,甚至是你手机里的一串二进制数据。它的价值建立在人们的共识之上,这种共识深深嵌入了我们每个人的世界观中,以至于我们甚至会为了追求钱财而发疯。
然而,唯物主义教导我们,世界是物质的,我们不能强行指认不存在的东西存在。事情的真相就是:钱本身其实没有价值,它的价值寄托在虚无缥缈的谎言之上,只不过由于大家都愿意相信这个谎言,所以谎言也就对所有人都有了效力。
社会学要求着社会学家不断地揭穿类似的谎言,把现实世界重新带回我们的眼前。这是因为社会学是一种科学,而科学的存在目的本身就是求真。
真实的社会往往远不如谎言构建出的幻象那般美好。但只要那是真实的,作为科学家,我们就有去追寻它的义务。
其次,不恭态度、价值中立和世界视角是社会学家揭露真相的必要方法。
既然我们的社会本身就建立在谎言和欺骗的基础上,那么为了揭露真相,社会学家就必须时刻采取一种“不把万事当真”的态度,也就是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
只有始终坚持着玩世不恭,不向权威低头,社会学家才能不让自己被一套单一的价值体系束缚,而是去质疑作为评判标准的价值体系存在的合理性与价值。
这样一来,他们就能自然而然地达成一种中立与超然。
具体一点,我们可以去看看隔壁碧水论坛上各色千奇百怪的情感和婚恋纠纷。如果现在,我要求你去现场调解这些痴男怨女,并且要求你在调解的过程中时刻保持价值中立,你会怎么做呢?
你是选择嗤笑他们一个巴掌拍不响,然后各打五十大板?是选择当个老好人,告诉双方一日夫妻百日恩,你好我好大家好?还是选择劝分不劝和,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很遗憾,这些都不会是社会学家的选择。因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学家从来不会拘泥于谁对谁错这种琐碎又无关紧要的细节,他首先要提出的问题是:爱情是什么?婚姻又是什么?
他将先去考察人们究竟怎么理解爱情、婚姻以及婚姻和爱情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进一步地追问这种理解是如何生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会逐渐意识到,这种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其实与某一特定地理位置的文化、习俗、经济发展状况和自然条件息息相关。
在这一基础上,如果他还能具备一种世界化的视角,他就会清醒地意识到,所谓对错都只是相对而言的东西。就像在太平洋的群岛上,一名女子可以自由地选择三个丈夫;而在中东某些极为保守的宗教国家中,一位女性只要让男性看到了自己没有被面纱蒙住的脸,就可能遭受被乱石击打致死的酷刑。
所以,一位社会学家永远不会在纠纷中只看见加害者和受害者、只看见男人和女人、只看见丈夫和妻子。他可以更加轻松地把双方还原为复杂万分又无限有趣的人类,理解他们的七情六欲、理解常人的生活不易。他会觉得,万事都不可一概而论,最重要的是让双方都能在未来获得幸福,而非对已经犯下的过错施以惩罚。
所以,在社会学家这里,道德失效了,法律失效了,流行的观念失效了。这绝非因为社会学是一门丧心病狂的学问,而是因为它是一门追求真相的科学。科学看破了传统价值标准中的谎言,它追寻着真实本身,因为它坚信着真实即能带来人类之善。
总之,对于这样一群人来说,标准答案是不存在的,一切东西都是可以被质疑的。世界上既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也没有什么事物是能被轻松归因和认知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似寻常而连续的现象中,其实永远潜藏着异常和断裂的层次。
而这种对世界不存在标准答案的认识,就是所谓的“建构主义”。
(二)、社会问题:普遍的不自由
在探讨完社会学的基本前提假设之后,作者得出结论:通过不断建构谎言,社会束缚了我们,它带来了人类普遍的不自由。
但这种束缚不是像把犯人投入监狱那样简单、纯粹又□□蛮横的外力规训,而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双向束缚。不仅作为整体的社会在运转的过程中无情地束缚着个人,而且个人也会主动地想要被社会束缚。
一方面,社会外在于我们,它是客观的事物和既定的事实。通过温和的教育和严厉的惩罚,社会界定了我们的身份选择、道德规范和责任义务。
另一方面,社会是个人行为的结果。毕竟,是我们人类自己而非什么天外来客制定了现行的各种条条框框,是我们人类自己而非什么史前恐龙认可了文化与习俗的存在价值。
很多时候,尽管我们口中呼喊着想要追求自由,但实际上,我们所欲念的往往是一个极为不自由的结果。
如果我们想要得到人们的接纳,我们就会渴望获得一个人们羡慕的社会身份。虽说身份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但这种权力和财富时刻与巨大的不自由相伴相生。
如果我们害怕面对未知,我们就会渴望遵循某种既定的道路,道路的彼岸是世俗定义的成功,它是如此熠熠生辉,却消磨了一个人所有潜在的可能性。
不知道朋友们是否曾有过这样的想法:要是我当初没有参与高考,我会不会成为一名世界级别的电竞冠军?要是我当初没有循规蹈矩地成为一名社畜,而是跑去环游世界,我又没有可能经历像电影一样波澜壮阔的人生?
彼得伯格无情地告诉我们,成为电竞冠军和电影主角的潜在可能性正是我们的社会长久以来兢兢业业、持之以恒想要扼杀的东西。你以为你在追求世俗的成功?不,是世俗欺骗了你,它需要你去追求它所定义的成功。
学校告诉你,只要你努力学习,考试取得好成绩,就能获得光明的未来。但它从来不说纸面上更高的升学率直接与校方将会获得的经济利益挂钩,它也从来不说自己被赋予的职责不是为你谋取更好的工作,而是为企业培养未来合格的劳动力。
当然,即便你看透了这些令人心寒的现实,你也依旧是无计可施、无从反抗。因为似乎并不存在更好的选择。
不过,彼得伯格到底还是一个相当亚撒西的建构主义学者,为了补偿自己给读者们带来的负面情绪,他最终还是提出了他认为行之有效的一种解决方法——“游离”。
他希望,这种“游离”的策略,能够带领大家飞离普遍的不自由,冲向无垠的自由。
(三)、个人问题:游离的演员
什么是“游离”?
作者把它定义为了一种追求真相,却假装一切如常的姿态。
为什么要解释真相呢?正如我们之前所提到的那样,社会学是一门科学,而科学的第一要务便是追求真相。
科学家们应当相信,“真”可以自发地为人们带来“善”,一个人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洞见将自动地为他的思想解开社会强加的枷锁,为他带来心智的自由。
为什么要假装一切如常呢?作者解释道,一个人的身体和思想应该被分开看待:“我”的内心和“我”所在的现实社会不同,是一个倏忽万变,无穷复杂的小世界,一个深不见底的“黑箱子”。他人永远不可能知道这个黑箱子里面究竟装了些什么,他们眼中的“我”不过是这个黑箱子愿意呈现的一小部分,是“我”精心选择的结果。
因此,尽管你无法在现实世界中取得身体的自由,你却可以在内心世界中取得思想的自由。只要我们愿意采用一种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或者说一种“游离”的超然境界,我们就能够清醒地意识到:社会不过是一场大戏,所有人都是这场戏中的演员。
在这场大戏里,有的人入戏太深,早已失去了跳出角色的可能性。但你演得漫不经心,躲在黑箱子后头揣着明白装糊涂。你知道那些都是谎言,你知道一时的屈服不过是理性计算得失后的结果,是一种为了实现目的不得不采取的手段。你时刻提醒自己其实拥有着罢演下台的权利,并且做足准备,可以在需要砸场时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
在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巨大的情况下,冲动的反抗无异于愚蠢的自杀。因此,作者建议我们先摆出一副顺从的假象,为心智的彻底自由争取时间。
心智的自由意味着我们能够在暗中积蓄力量,能够将社会强加的 “规定”转变为可以反抗的“潜能”,它将为一切将来的反叛行为扫平道路。
在本书的最后,彼得伯格充满希望地展望道,人人获得心智自由的那一天终将到来,到了那时,我们拥有的Debuff将自发地从个人内在的、精神层面的狭隘自由升级为外在世界的、物质层面的普遍自由。
三、读者驳论:我、社会与社会学
介绍到这里,我不得不承认,彼得伯格真是写得一手好文章,他对学科、社会与个人这三个层面的问题都进行了相当风趣幽默又鞭辟入里的论述,让这本《与社会学同游》当真无愧于豆瓣人文社科类书籍榜单前列的江湖地位。
阅读这样的论述常常会使我感到一种难以抑制的诱惑:一种把自己完全交给文本,用它抛出的每个理论来解答自己所有生活困境的诱惑。
然而,令我颇为费解的是,对这些解答的采纳丝毫无益于实际生活的改善。当我回过头来,审视我的生活本身时,我能看见的依然只是一团无可名状的废物。
它就在那里,那个一团乱麻的、透不出一丝微光的东西,从名为“自我”的黑洞里,发出“我不想努力了,连呼吸都好麻烦哦,有没有点有意思的事情呀”的灰暗抱怨,同时伸出无数条毛茸茸的触手上下左右胡乱扒拉,偶尔会因为外部的一些刺激显得十分活跃。
大学三年间,随着我读的书越多,这种希望与失望的交替打击也就上演的越多。经受打击重重的我,难免对自称解药、满纸冠冕堂皇的学说抱以强烈的狐疑和排斥。
于是,我开始公然地、毫无保留地质疑一切我认为值得质疑的权威。
所以,如果有谁不幸在本学期和我一同上过关于这篇作业的这门课程,他们就一定会清晰地认识到我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杠精本性,说不定还会深受其扰。不过没关系,我反正是不会改的——因为事实证明,这种抬杠与质疑要远远好过毫无反思的全盘接纳。
就像读完这本书十周过后的现在,我无可奈何地发现,书中那种游离的行动策略无济于事,无穷无尽的困惑和苦闷又重新回到了我的生活之中。
(一)、我的问题:无效的游离
这些无穷无尽的困惑与苦闷究竟从何而来呢?其实我也有些说不清道不明。
今天我们所居住的世界是一个号称自由的世界、是一个号称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富裕的社会。
我们生活在每个人都可以追求某种小确幸的现代化都市里,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自由地消费自己喜欢的产品、自由地和自己喜欢的人约会。
没有人会拿着圣经或者圣旨来命令我们应该做什么,或者怎么做什么。没有人有权利非法闯入你的宅子、剥夺你的财产、抢走你的孩子。
那种空投下的炸弹轰然于耳旁爆响、秘密警察在街头标语之后躲藏、每个人都穿戴统一衣装、统一话术、统一微笑的时代早已沦为教科书上的旧黄历。别说体会了,我这种没什么经历的黄毛小儿连想象都深感匮乏。
我们好像都很清楚:世界是汪洋,但我能看见的不过是偏安一隅的水槽。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会“独立思考”:很少有人狂热地信奉什么东西,即使是再严肃不过的政治或哲学议题,都能轻而易举地被两三句玩笑话消解。
哪怕社会的控制、既定的成规和政治的口号是避无可避的,但至少大部分人对它的态度是疏离和冷漠的——我们在“游离”上取得了空前的共识,这似乎是彼得伯格口中那种社会学的巨大胜利。
但我并没有看见被洞察后的控制、成规与谎言像泡沫一般破裂,也没有体会到全人类自由、集体解放的到来。
相反,我们只是冷漠——冷漠地顺应规则,冷漠地自作聪明、冷漠地讥讽环境、冷漠地独善其身。
冷漠过后呢?现实如常。
你看,我还是每天都被逼迫着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我还是不能公开地反抗我并不认同的言论。我知道我只是假装顺从,就像我知道我身边人都是在假装顺从,我身边的人都知道他们是在假装顺从,就像他们知道我是在假装顺从。
黑箱子内部的自欺欺人无济于事,弥漫金属味道的不自由依然与我如影随形,使我感到窒息。
我看见了我身上的镣铐,作为回礼,它更大力地遏住了我的脖颈。
(二)、社会的问题:互欺的仪式
为了更为轻松地展开下面的论述,我们姑且给这些指导我们日常生活的思想、观念和规定一个名字,以此来简化我们的行文。
嗯……叫什么好呢?
对啦,就统称它们为“意识形态”吧。
思想史上的传统观念认为,意识形态之所以能起作用,是因为它欺骗了人们,让人们相信了某一种特定的谎言。
因此,传统思想家们非常乐观地提出:只要我们能戳穿谎言,揭露真相,这种控制和不自由就能自动解除,人们就能获得解放。
然而,我非常喜欢的某个现代胖子坏脾气哲学家认为,意识形态并不是一种谎言,而是一种信仰。它不是通过欺骗人们来发挥作用的,而是通过麻痹人们来发挥作用的。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他在自己的演讲中举了个圣诞节的例子:
“我们并不相信,而是需要别人替我们相信。各种仪式的原理都是这样的。
以圣诞老人为例,父母们当然会说:‘我们又不疯,我们只是假装相信圣诞老人而已,为的是不让孩子们失望。’
可是我敢打包票,你要是问问孩子们的话,他们也会说:‘我们又不疯,我们只是假装相信圣诞老人而已,为的是不让父母们失望,还为了能拿到礼物。’”
顺带一提,这位我非常喜欢的某个现代胖子坏脾气哲学家名为斯拉沃热·齐泽克,来自斯罗□□亚,是当代欧美有名的左翼学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不过在国内,大家一般直接管他叫绰号“鼻炎怪”,或者介绍他为老年油管脱口秀王者。
这个人写电影评论是一把好手,贼会讲笑话,张口屎尿屁,闭口荤段子。B站有他的公开课、纪录片和vlog搬运之类的视频,里面的主角就是一个特不正经又特聪明的老顽童。
总之特别有趣,强烈建议你们去看一看!
在这种“麻痹”的基础上,齐泽克进一步论证,在当代世界中,即使人们清醒地看穿了谎言,他们也无力反抗意识形态。因为意识形态不是在思想的层面上发挥作用的,而是在现实的层面上发挥作用的。
就像大名鼎鼎的“雷电法王”杨永信——在2010年到2018年间,这位疯狂的医师使用电击、暴力等强制体罚手段,强迫了无数喜欢游戏和网络的孩子“改邪归正”。这些孩子面对着电视台采访的镜头,声泪俱下、痛斥起自己过去“不争气”、“走上弯路”,发出了想要洗心革面、截断网络游戏的毒誓。
屏幕前的我们都知道,这绝不是真心话。我想,杨永信本人和那些把孩子送给恶魔的家长们也是一样的心知肚明。可是他们不在乎,因为他们想要的只是一个顺从的躯壳,一个能够读书工作、结婚生子、孝敬父母的工具人。他们听不到孩子在黑箱子的痛苦呼喊,也不想要听到。
所以,只要人们持续地进行着互相欺骗的仪式,只要人们始终保持着麻痹的状态,只满足于获得心灵的自由,不采取任何实际的行动。意识形态的幻象就将永远持续下去。我们也就永远不可能取得真正的自由。
(三)、社会学的问题:实践的必要
如果你愿意真正地去读一读《与社会学同游》这本小书,你会发现,作者始终在文中强调着同一句话:社会学首先只是一门科学的工具,“自由”的问题从来不在科学的探讨范畴之内。所以,你不能依靠社会学去追求自由,这是牛头不对马嘴。
这篇小论文的初稿写于约三个月之前。那时的我只是隐隐感受到这句话有哪里不太对劲,却始终无法找出这种异常感的结症所在。
考虑到这毕竟只是一篇课堂作业,眼见截止日期已经近在眼前,交上去的作业还大概率会接受上头行政领导的二次检查,我也不敢说得太过分,只是含糊地讲了一些我自己都不太明白的理论,敷敷衍衍地交了上去。
但现在,我打算将最后一段全部重写,穷图匕见地说明:所谓“科学无法研究自由”的说法本身,就是一种非常软弱的意识形态。
我要说,这种意识形态把自由当成某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把它当成什么神秘的、不可探测的幽灵一样对待,从根本上否定了它存在的合法性。
然而,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什么是自由,我们知道儿时的无忧无虑是什么样的一种感受,就像我们知道成年后一天上12个小时班、一周工作6天是一种巨大的不自由一样。
我要说,这种意识形态指导下的社会学者必然只能提出“游离”这样无法影响现实世界的消极策略。而这种游离不可能带来真正的自由,它只会让我们陷入更深的不自由。
毕竟,我与其指望靠脑补就能自然而然地带来社会的变革与个人的自由,倒不如通过知晓“地球是圆的”来飞离地球。
我要说,社会学不能仅仅因为过去几十年间推动黑人、女性和性少数群体话题取得了关注而沾沾自喜。因为它们并不是我们成功的结果,而是我们失败的象征。
少数群体能够获得话语权,绝非是因为人们变得更包容了,而是来自商业和政治的力量看见了这些群体作为消费市场和选票供应者的潜在价值——在他们杀掉了黑豹党、颠覆了非洲共产主义政权、逮捕了激进女权分子、完成了竖切社会和身份政治的把戏之后。
于是,他们仁慈地把仅存的一点社会学火种赶进了这些已经打扫干净的围猎场,告诉它:现在,轮到你推动社会进步的时候了。请你先做百八个人口统计学调查,好让我看看,我这儿新上线的同性交友约会软件是采用什么收费模式比较好呢?
我要说,社会学必须负担起指导实践、指导人类通过斗争获得自由的责任,而不是高居象牙塔中,甘做一个清新脱俗的观赏品。否则,它永远只能沦为附属于统治精英、模仿着工程技术、找不到进步意义、遭受着旁人误解的拙劣工具。
关于这点,其实已经有大前辈做出过比我要深入很多、也切中要点很多的说明了: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
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当然,我知道,无论是论专业性、论学术造诣、论江湖地位、论人生阅历乃至人品道德,我都没有对成名已久的大师进行批判的资格与能力。
我也知道,与其说我是在为了科学的精神据理力争,倒不如说我只是在进行政治立场的站队罢了。
但我依然选择相信自由的存在,也依然要追求通往自由的实践。
毕竟年轻人,如果连梦都不做了,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作者有话要说:好累,为什么会这么累……
我本来想偷懒用作业混更的,结果几乎全部重写了还行……
---
深夜改文,原来参考文献一篇都不能放的
现在想在这个网站上更新真的好麻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