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记住书斋阁,www.shuzhaige.com,如果被U/C、百/度、Q/Q等浏/览/器/转/码进入它们的阅/读模式展示他们的广/告,建议退出阅/读模式直接到原站阅读。
诚郡王府里,宣瑾瑜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她让管家把府里的账本全部拿出看了一遍,又点数了一遍库房。这一看不知道,看了真是吓一跳。
王府里的固定收入有商铺和良田的产出,还有就是南沧县城的赋税。可因为南沧县城本就贫苦,每年的赋税收上来也不多,遇见荒年还时常减免,因此收入有限。
再看开支。这些年诚郡王为了生孩子,养了十几房姬妾,加上府里的下人,一个王府就有三百多人,这么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哪怕日子过得简朴,那样不要钱?因此这几年就只是变卖祖上的铺子和田地来过日子。
而这次给诚郡王办丧事,又是好大一笔开支。就连原主这样不谙世事的少女,也感受到了府里的日子比起小时候是过得越来越差了。
宣瑾瑜袭爵,按理皇帝会赏赐财物,宣瑾瑜眼巴巴等着这一批东西来补贴府里,没想到东西到了,她却也死心了。
原来这御赐之物,根本不敢变卖。就算是皇家赏赐的布匹和金银,都有专门的印记,要是卖出去换钱,在这个年代可是大罪,只能留着自家裁衣裳和做赏钱罢了。
宣瑾瑜如今穿越,虽然有个劳什子的郡王爵位,可这生活水平,简直是一朝回到解放前啊。
没有空调,没有马桶,没有淋浴,网络手机统统拜拜,虽然她脑子里有无数想法让日子越过越好,可到底还是穷啊。
不过宣瑾瑜最近倒也锁定了提升生活水平的重要任务,就是指导府里的厨子做菜。
轩国调味料极为单一,只有葱姜,花椒,糖,自家制作的各种酱料。
煮肉就无非是拿热水煮熟,加上盐,就直接蘸酱吃。
煮出来的肉因为没有去腥臊的处理,往往肥腻不堪,白花花的让人毫无食欲,忍着吃一口,味道也寡淡如水,水煮肉这也就罢了,那蘸酱更是让第一次见到的宣瑾瑜差点没吐出来,这个年代可没有各色大豆酱油,所谓的酱就是把肉剁成肉糜在发酵数十天得到的粘稠物。
这酱闻起来根本就是一股腐烂的咸酸味,而当下的居民却奉为无上的美食,只有招待客人的时候才会慎重的拿出。
这样的吃食怎么能让种花家穿越来的大吃货满意?
而今天宣瑾瑜今日就在指导厨娘做经典菜——炙烤羊肉。
她先是指导厨娘把羊肉切成肥瘦相间的肉条,肉条都必须切成刚好两指厚,再用柴火烧红干净的石板,石板上小心刷一层薄薄的油脂,再把羊肉放到上面去烤。
另一边的大釜里,羊骨头也早已全部丢了进去熬汤,侍女正拿着一只木勺,按照宣瑾瑜的吩咐仔细地把浮上来的白沫子撇开。
厨娘按照宣瑾瑜的吩咐,仔细地观察着烤羊肉,每隔一两分钟就仔细地翻动,小心地用手指撮起调料往上洒匀。这调料也是郡王爷提前让做好的,按照一定配比把花椒和眼里打磨在一起,郡王爷说叫椒盐。
石板上,羊肉滋滋地烤出了热油,表面逐渐变得金黄,椒盐的味道也在空气中散开,揭开锅盖的那一刹那,满屋子都是羊肉的香气。厨房里的人都齐齐咽了口水。
羊肉烤好,宣瑾瑜尝了尝味道,倒也满意,旁边的养骨汤也已经盛出,撒好葱花和姜丝,她便吩咐仆人给自己、母亲、还有王公公那儿各送一份烤羊肉和羊骨汤。
这王公公乃是皇帝派来给宣瑾瑜颁旨和送赏赐的大太监,因旅途劳顿,在诚郡王府歇上一段时间才走。
也是如此,宣瑾瑜最近才大手笔每日买肉来做,就是为了招待这位王公公。这位王公公听说可是皇帝眼前的红人。
宣瑾瑜走的时候想了想,又说:“圣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剩下的一大锅羊骨汤不可浪费,把剩下的羊杂碎都加进去,给府中下人分了吧。”
什么!
厨房里的仆人不敢有动作,可耳朵都竖了起来。他们早被这羊肉勾去了全部心神,可也知道吃不上,只想着多闻点香味就是值当了,可万万没想到,小郡王要把羊骨汤留给大家!
那只大釜里的羊骨上沾着好多筋肉,骨头也都敲开了,浓浓的骨髓流出来,咕嘟咕嘟的羊汤散发出浓烈的肉香味儿,直往人鼻子里钻。
郡王府里的仆人每日的饭食分两餐,每餐就是一碗冒尖的豆饭,这已经是平民里的好吃食了,至少管饱,很多平民每日只有一餐,吃的是野菜和豆子煮成的清汤。
可今天的饭食却尤为特别,每个人都盛到了一碗浓浓的羊骨汤,说是骨头汤,可里面却有好多碎肉,还有油亮亮的骨髓!即使是王府里的仆人,也是好不容易闻见了肉味,用肉汤泡着豆饭,大家吃得精光。
即使吃完饭,仆人们今日做活的时候,也都在讨论羊骨汤的味道呢!这几乎就是他们一生中吃过最好的饭食了!
对于诚郡王府里的饭食,王公公也满意得很。他本以为来到这边关,是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了,只是因为裴平大人颇为看重这小王爷,他才满面和气。
没想到到了这儿,倒也过得不错,至少这每日的饭食,倒是颇为用心,吃起来,竟然比都城的还要好几分。这烤羊肉,啧啧,简直是一绝啊!一口咬下去,外皮酥脆焦香,里面鲜嫩多汁,调料也恰到好处,王公公没忍住,直接吃了一整盘子。
唉,以后回到宫中,就再吃不到这等美食了。没想到来到这边关,竟然还长胖了!
宣瑾瑜吃完饭,就叫来了管家。这段时间她不仅让宋冬安排南沧县的困难村种蘑菇,自己的农庄也种上了蘑菇。
她打算把自家农庄产出的蘑菇留一部分吃,其余的也卖出去,南沧县的居民种出来的蘑菇也可以去卖,因此她让管家先去找城里的商人谈谈,试探一下蘑菇的销路。
管家一脸喜色地汇报:“已经打听过了,县城里的商人听说有蘑菇,都说愿意收,价钱也给得好,五文钱一斤。”
这价钱倒是不错,毕竟现在一斗米,快有12斤了,也才十文钱,看来这蘑菇是个稀罕玩意儿,才有这么高的价格。
自家农庄的蘑菇已经开始冒头了,只是不知道宋冬那边如何?这蘑菇算算日子,也该产出了?
“老叔,出来了,出来了!”
外面的大嗓门把边杰从睡梦中惊醒,他起床批起衣服:“那家的小子这么不懂事!一大早吵吵嚷嚷个什么!”
“叔,蘑菇出来了!”边老三满脸兴奋,脸都激动得通红,挥舞着手大声说。
什么!边杰一下子就激动了,当下就和边老三一起去了蘑菇房。
蘑菇确实是出来了!
混着肥料的土层里,冒出了一朵朵洁白的蘑菇,那盖子圆圆的,一朵压一朵,就好像洁白的花,在土上绽开。
边老三喜气洋洋:“今天一大早,我进来点水,那成想,这蘑菇就已经冒出来了!我赶紧去叫叔,叔你咋不说话……”边老三正纳闷,可一看边杰,嗓门就低了下去。
边杰枯瘦的脸上闪烁着泪光,正趁他不注意偷偷那手抹眼泪。
他边叔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铁汉子,年轻的时候砍树被砸伤腿都没流过泪,今儿却……可边老三理解,他又何尝不是鼻头一酸呢。
不想被小辈笑话,边杰故意粗着嗓子说:“还不快去,找个腿脚快的,赶紧去县城里给宋大人送信哩!”
“哎,这就去哩!”边老三大声说。
在蘑菇房里,边杰看了又看,他看见的是希望。边家村这次终于能有出路了。屋子里真的种出了蘑菇!
闻讯赶来的宋冬也没好到哪里去,激动地浑身发抖,郡王爷难道真的懂仙术!这蘑菇真的种出来了!
宋冬欣赏了一会儿这收获的美景,一转头,就看见了边杰吞吞吐吐的神色。宋冬立马就反应过来了:“老边,你放心吧,郡王爷说话算话,这次你们村里的赋税只收一半。不过这蘑菇也要按照拾一税来收税。”所谓拾一税,就是征收粮食的十分之一做赋税。
这是自然。这蘑菇全靠郡王爷和宋大人才种出来哩,收拾一税也是自然,就算交了税,也还能剩下好多。边杰立马喜笑颜开。
“不过,出的头一批蘑菇要全部收走。”宋冬接着又说。
全收走?边杰心里沉了下去,他本想着给宋大人报了信儿,宋大人把拾一税的蘑菇带走,他就把剩下的蘑菇留给村里人吃哩,每家分分,桌子上也能多个菜不是,没想到这一批蘑菇要全拿走?
可宋大人到底答应把今年农田里的粮食税免去一半,这才是大头,边杰自然忍着心痛答应,只在心里盘算着,这后面再出的菇,宋大人总不好全部要走吧?实在不行多建几间蘑菇房子,村子里大家伙也总能吃上。
“郡王爷亲自让府里的大管家找了商人,要让县城里的商人收你们的蘑菇呢。你的这头一批蘑菇,是稀罕东西,能卖个好价钱。”宋冬笑眯眯地说。
这好大一个转折。
郡王爷还亲自帮他们去想着卖蘑菇?边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他跟着宋冬进城的时候都还腿脚发软。
原来这蘑菇一种出来就讲究一个新鲜,宋冬说了要帮他们卖蘑菇过后,边杰就领着整个边家村的村民齐齐上阵,大家都是干农活的好手,一屋子的蘑菇很快就摘下来,堆在了竹筐里,足足堆了十几筐。
鲜蘑菇放到宋冬带来的空牛车下,赶在出菇的当天,运到了县廷府里,而宋冬也就唤来了商人何明。
见是宋冬亲自来,何明也不敢怠慢,在仔细检查过蘑菇后,何明也心中诧异,本地山林甚少,也不知道这是哪里来的蘑菇?不过这蘑菇新鲜个大,想来他也能好好挣上一笔!
何明当即笑眯眯地问:“村长这蘑菇,打算如何卖?”
所有的眼光都集中在边杰身上,他哪里见过这个阵仗,可心里也有几分庄稼人的计较,笑呵呵地说:“都行,看着给吧。有宋大人看着哩,我们放心。”
何明哑然失笑,报了一个价:“五文一斤。”
宋冬微微点头,边杰也就明白了,立马点头:“行哩行哩。我看行。”
当下何明就开始过秤,一共三百一十二斤蘑菇,共计一千五百多文。
边杰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连宋冬也吃了一惊。这蘑菇的价格倒在意料之中,稀罕东西,卖个高价是应当的,没想到的是那屋子里出的蘑菇竟然如此之多。
这是自然,系统给的菌菇种子都是优良选育,产量惊人。
宋冬心里也是火热一片,按照郡王爷的想法,这蘑菇种植肯定会在整个县城推广,那这样的话,今年县城里的赋税就能涨上一大截!县廷府也能有钱了!
边杰揣着一大包铜钱,坐着宋冬的牛车回去,他回去的时候还深一脚浅一脚,只觉得在梦里,好像在棉花里。
这个时候已经是黑灯瞎火了,可边杰点着油灯,也要把所有人叫来祠堂开会。换平时,他也根本舍不得点油灯,可今天,是喜事,要告诉老祖宗。
边家村的村民已经知道了村长去城里卖蘑菇了,可等边杰把铜钱哗啦啦倒在了桌子上,所有人的心都随着铜板掉落的声音直发颤。
边老三用一种做梦的语气说:“村长,就这么二十来天,就干这么些活,就能挣这么多钱?”
“这是交完税的钱,都是咱们村的了。宋大人说了,日子要过好,靠的不仅仅是一把子力气,得懂道理。懂了种蘑菇的道理,咱们就能挣卖蘑菇的钱,不懂就挣不着。”边杰卖弄着今日学来的门道。
往日里,城里的大人说什么,边杰也只听一半,毕竟按照大人们的吩咐,也没见把日子过好,可现在起不一样了。
边家村的村民都信服地点头,毕竟不信服不行啊,这么一大包做梦都不敢梦的铜钱,在这儿摆着哩。
边杰看着围着的一圈村民,一锤定音:“好了,不说了,种这个蘑菇,各家都出了人,就按人头给大家算工钱,抓紧把这个钱分了,好去睡觉。”
边家村一共十二户人家,边杰直接按户来分,交完税后,他带了足足一千四百个铜钱回来,每户分一百一十六文!
听到这个数,祠堂里是落针可闻,紧接着就是一阵巨大的欢呼。村民何曾见过这么多钱!所有人都咧着嘴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