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木渎公

马上记住书斋阁,www.shuzhaige.com,如果被U/C、百/度、Q/Q等浏/览/器/转/码进入它们的阅/读模式展示他们的广/告,建议退出阅/读模式直接到原站阅读。

老先生打开扉页,在目录上查找一番,最后终于点了点书页:“找到了。”顺着目录指示的页码,他把书页翻到书中。

“年轻人,我来告诉你木渎公是谁,木渎公的本名叫石申。石申这个人你们应该听说过吧?”

任长风和袁天仲听岔了,还以为老先生说的是“失身”。任长风愣了愣,脱口而出道:“这个木渎公是个寡妇?”老先生还真是个爱开玩笑的人,他居然眯眼点点头:“小伙子有见地,老头子我比不上咯。”

老先生的话把谢文东和袁天仲都逗乐了。谢文东摇头而笑:“老先生,我记得战国时期的魏国,就有一个人叫石申。您说的那个木渎公,是不是他?”

老先生忍不住拍了拍手:“年轻人的知识还真渊博,来说说看这个石申到底是什么人?”

谢文东回忆道:“我上学的时候看过一本课外书,上面就介绍了石申这个人。他是魏国的天文学家,占星学家,是名字在月球背面的环形山被命名的五个中国人之一。因为时间过得太久了,其他的我不记得了。”

老先生也不为难他,接着他的话补充道:“年轻人,你说得不错。石申,又名石申夫,战国时代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著有《天文》八卷《浑天图》等。石申曾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其出没的规律,记录名字,测定一百二十一颗恒星方位,数据被后世天文学家所用。

战国时期,各诸国出于各自农业生产和战争、星占等的需要,都十分重视天文的观测记录和研究。各国都有掌握天文的官员,他们根据天象的变化对国提出解释。他们观测研究天象,测算星辰日月的运行,观测气候,并以此定方位,分四时,定节气,记时日,修著帝王年谱。

石申是天文学家,也是占星家,当时天文学与占星学本来就是一体的。与其他占星家相比,石申的天文学贡献无疑是最大的。因为这些原因,石申被当初的魏王赐封为木渎公。”

原来木渎公的身份居然是个占星学家和天文学家。谢文东释然,回头又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这张帛书上:“老先生,您刚才说这是木渎公的随笔,那这上面写得又写了什么?”

老先生指着羊皮卷上面的两段文字,逐字逐句翻译道:“偶得一陨石,圆方五丈。阴天有光,光芒万丈。献于王,愿王千秋万代。王悦,欲登天之用,令石匠凿开陨石,得一件”

这句话的意思是,石申偶然得到一块陨石,这块陨石有五丈那么长。每到阴天的时候,就会发出万道光芒。他把这把会发光的陨石献给当时的君王,希望魏王有千秋万代的基业。当时的魏王很高兴,想死后**,就命石匠把陨石凿作一具石棺,却得到了一件

故人说话讲究个有头有尾,有本有章,不会像这样没头没尾。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很可能有两个原因。

猜想一:石申在写这个随笔的时候,恰巧发生了什么变故,令其突然中断。比如突然死亡,家里着火,祖坟上冒青烟。

猜想二:这只不过是石申随笔的一个部分,还存在另外一张战国帛书。

到底,当时的楚王在石头里发现了什么。别说谢文东三人不明白,就连那个老先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事情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解析完了文字,谢文东又对羊皮卷上的纹路提出了问题,他想知道这上面如牛毛般细细的纹路,到底代表着什么意思。老先生研究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这个,我也看不懂。”

这时,谢文东又想起当日在帝国大厦顶楼拍卖的时候,拍卖方说的那句话。

这件战国帛书可以指引人们解封‘木渎山庄之印''。找到不是宝藏却是比宝藏还要珍贵的东西。

木渎山庄之印!木渎山庄木渎公石申的山庄。莫非,那件比宝藏还珍贵的东西,就是当时的楚王在陨石里面得到的东西。如果真是这样,那“木渎山庄之印”到底是什么?木渎山庄又在哪里?

谢文东逐个逐个推敲,发现解开了一个谜团,又有新的谜团冒出来。谢文东思考着,指着老先生那本书说道:“老先生,这本书能不能卖给我?您开个价。”

老先生非常豪爽,连想都没想把书本合上递了过去:“这样的书我还有好几本,这本就送给你了。真不好意思年轻人,也没帮上你什么忙。”谢文东感激一声,不过还是打了个响指。任长风授意,从随身携带的皮包里掏出一捆百元大钞。这一捆百元大钞一共十沓,每沓是一万元,一共是十万元。

谢文东抓过钱把它放在老先生的桌上,颔首感谢道:“哪里哪里,老先生已经帮了我很大的忙了。这点钱不成敬意,还望笑纳。”哪知道老先生并不领情,他的脸马上沉了下去:“我的那点退休工资都花不完,我要你的钱干嘛。收起来,把钱收起来。”说完,还一个劲儿往任长风的口袋里塞。

任长风看了看谢文东:“东哥,这”

谢文东点下头:“既然这样,那把钱拿着。不过送出去的东西,我是不会往回收的。以老先生的名义,把钱捐给希望工程。”任长风:“知道了,东哥。”

老先生眯着眼睛,兴致十足的看着谢文东:“你这个年轻人倒是挺有意思的。这样吧,我给你留个电话。你要是有别的问题,直接打电话问我。”谢文东:“那就有劳了。”

老先生:“我已经很久没有接触到战国时期的籀文了,本来以为这辈子再也没机会见到。照这么说来,我还得感谢你呢。”

“您太客气了。”

谢文东一行三人在老先生的屋子里呆了一会儿,这才起身告辞。他们走到小区门口,何浩然等一行十余人早就等候多时了。

见谢文东出来,何浩然马上迎了上去:“东哥,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谢文东:“谜团解开了一些,但却不是全部。具体的,我们路上谈。”“哦,好的。东哥你们路途劳顿,我准备好了酒店,先休息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