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渐行渐远的帆 (十七)

马上记住书斋阁,www.shuzhaige.com,如果被U/C、百/度、Q/Q等浏/览/器/转/码进入它们的阅/读模式展示他们的广/告,建议退出阅/读模式直接到原站阅读。

    “是我。”是陶骧坚定沉浑的声音。

    静漪受到惊吓,心跳仍然剧烈。她看向陶骧。

    他的脸色愈见森冷,开口则波澜不惊:“我先带你离开。这不是你该待的地方。”

    廊上灯笼高悬,灯光却并不明亮。静漪只管看着陶骧,静静的只有微风在他们之间经过。她鼻尖发酸,轻声说:“你要和我说什么,可以在这里说的。”

    陶骧一伸手,李大龙上来,将他的大衣交给他。他接过来抖了下,给她披在身上,然后径自走进房内去。

    静漪看了眼在外头警戒的侍从。除了李大龙,今天他身边的侍从比平常要多几名。她想也许是有些不寻常的事发生了,而她还不知道。

    身上的大衣有他的味道。是淡淡的烟草味,和清新的皂香。在这寒凉的夜里,闻起来也有些冷冷的。

    静漪随手关上了门,陶骧立于屋内,打量着这间布置简单的房间。

    他看了她,说:“协议书在口袋里。”

    静漪愣了下,伸手探进大衣口袋,果然有一个信封。

    “字我已经签了。”陶骧坐了下来。

    静漪打开信封,将里面厚厚的文件抽出来。最上面的一式两份,正是离婚协议书。她粗粗一看,一条条列的很清楚,内容并不复杂。而落款处,是他工整的字迹,写着陶骧二字,还有今天的日期,鲜红的印章。

    她紧盯了这一条:二人育有一女,由男方抚养……双眼便模糊。

    “陶骧,你还是……”她哽咽。

    陶骧趁她看文件的工夫,已经从屋角桌案上取来了笔墨。他拿了毛笔,轻轻舔了墨,端正地置于她那一侧的砚台上,说:“三日之期未满,我已成你所描述之伪君子。看来你的人,比你想象的效率还要高的多。”

    静漪怔住。

    “奶奶从什川回来的路上被示威者围困,若不是我早有准备,后果难料。”陶骧缓慢地说着。静漪呼的一下站了起来,陶骧平静地望着她,“我原本便无意将囡囡给你,这样一来,就更不会如你所愿。”

    静漪手按在桌上,撑着身子。

    “奶奶怎么样?”静漪问。

    “你还关心奶奶怎么样?”陶骧反问,“你手握利刃之时,难道没想到,或许会有这么一时?”

    静漪闭了闭眼。

    山呼海啸般的游行队伍仿佛在从她面前走过……她紧咬着牙关,低声道:“我本意并非如此。”

    陶骧看着她,并不发话。从他眼中,也看不出情绪波动。

    静漪低了头,眼前笔墨纸砚具备,那纸上幻化出来的,竟是囡囡胖嘟嘟的面庞……她的手指触到笔杆,那面庞倏然消失。万箭穿心般,痛彻心肺。

    “你能答应我吗?”她问。

    “说。”陶骧说。

    “保护好囡囡。”她说。

    “好。”他说。

    “答应我,永远不要让她来到这里,哪怕她闯了祸、犯了错……那我……就签这个字。”她看着他的眼睛。

    “好。”他说。

    “你答应我的这些,一旦有一天你做不到,我有权带走她。”她眼前阵阵发黑……她的女儿,是她骨中的骨、血中的血,要离开她,她肝肠寸断……她腿也发软,不得不用力撑着桌子,好半晌才能拿起那支笔来。

    笔端有些涩,程静漪三个字笔画又甚多,她不得不停下来几次,才能写完自己的名字……手边没有印鉴,她看了一会儿他名下那鲜红的朱砂印,低头咬破了左手拇指。鲜血从伤口处冒出来,钻心的疼。她右手拇指帖上左手,沾了鲜红的血,按在自己的名字上,血迹和未干的墨迹混在了一处。

    陶骧将手帕递上,静漪没接。

    她捏着流血的手指,疼痛渐渐由指尖扩散到全身。她疼到发抖,连视线都在抖……她望着在她模糊的视线中稳如泰山的他,说:“我会回来接她的。”

    陶骧取了其中一张协议书,叠好放在左胸前口袋里,说:“那些文契你收着。是你该得的,一样不会少。”

    “囡囡,和时间,什么都补偿不了我失去的这两样……”静漪伸手将桌上的那些文契拿了起来,两三下之间,撕成碎片。然后她将腕上的金镶玉链子取了下来,置于碎片之上。金光玉耀之中,斑斑血迹更加触目惊心。“我要的,你再给不了我,陶骧。”

    陶骧一把拉过她的手,用手帕缠住她的手指,紧紧地系上。

    静漪解开领口,将颈上戴的那枚玉坠取了下来。攥了一会儿,拉过他的手,将玉坠放在他手心里。

    玉坠还带着她的体温。

    “给囡囡……给囡囡……”她重复着这句话,放了手。

    跌跌撞撞地,她走出了这间冷屋子。

    外面有重重的黑影,迫不及待地向她围拢过来,让她头晕目眩。分明有人在叫她,她点头应着,一时之间却有些糊涂,简直不知此时自己身处何方……她扶着围栏走着,竹林前方的空地上,是如霜般的月光……有颤巍巍的黑影踏碎了那月光,清楚地叫着“静漪”。

    静漪站下。

    她终于看清空地上来的人,顿时眼泪都快涌出来了。她细细地叫了声“姑奶奶”——陶因泽拄着拐杖,由董妈搀着,伸手过来握住了静漪的手。

    静漪经过这一整天已经身心俱疲。责骂、惊吓和苦痛,她都承受过来了,此时姑奶奶温暖的手却让她觉得有千斤之重……她简直要在这重量之下低下去了,直到伏在地上。

    静漪紧抿着唇,不让自己哭。

    陶因泽眼中分明也有泪。她举起手中的龙头拐杖,一边骂着坏丫头,一边就朝静漪身上打过去……静漪没有躲闪,可陶因泽的拐杖就在要打到她身上时,却拐了个弯,照着陶骧便去了。狠狠地抽在陶骧腿上,发出一声闷响。

    董妈怕她伤身,急忙劝阻。

    陶骧要扶她,她也不让。

    她忍了泪,喘息半晌,将静漪扶了起来,又看静漪半晌,说:“漪儿,到今时今日,姑奶奶是没有法子的了。”

    “姑奶奶……”静漪摇头,“漪儿对不住姑奶奶……漪儿这就走了……”

    陶因泽怔了似的,看着静漪,咬牙点头。

    陶骧怕她撑不住,也不说什么,过来便将她背了起来。陶因泽抬手垂着陶骧的肩膀让他放下自己,陶骧不管不顾,出了门将她送上车,打发人送她回去。

    陶因泽终究也是八旬老人,经不得这般动情动怒,只好由着陶骧安排。

    静漪出来,才看到张妈也在外头等着。

    “少奶奶,”张妈过来给静漪送了斗篷,“回去吧,囡囡等少奶奶哄着睡觉呢。”

    静漪抓住张妈的手,也不看她,说:“回去……你回去吧,张妈。囡囡……不用我哄,也能睡安稳了。”

    “少奶奶……”张妈呆住。她有些发慌地转向陶骧。“少爷,少奶奶,这……”

    静漪回转身来,对着陶骧,说:“我这就走。走之前,我想再去趟萱瑞堂。老人家今日受惊是因为我。我不提此事让她伤心,总该给她磕个头。”

    陶骧点了头。她好像是在暗夜中前行的人,几番挣扎之后看到了亮光。他吩咐轿夫过来,静漪却没有上轿。于是他陪着她,步行去了萱瑞堂。

    静漪无声无息地走在最前头,陶骧走在了她身后。

    在萱瑞堂的大院里,停了好几顶小轿,她知道这都是谁的。也正如她第一晚到了陶家,此时萱瑞堂里,陶家的女人们,是除了陶夫人,也应都在的。她知道不过是一帘之隔,她们都在等着她……她走到了正房门前,端端正正地跪了下去。

    她磕了三个头。

    “七少奶奶。”陈妈站在她身边,伸手想要扶她。

    她没起来,轻声说:“奶奶,姑奶奶,姨奶奶,姑姑……静漪不孝,从此往后不能侍奉左右。诸位长辈几年来疼爱静漪,此恩此情,唯有日后再报。静漪最后再请求诸位长辈,念在囡囡年幼,多加关爱。”

    她又磕了三个头。这一次,良久伏地不起。

    帘子动了,她从移动的光影中看到裙摆闪动。

    她泪眼模糊间,只觉得有双温暖的手按在了她的肩头。虽然只是瞬间,这手上的温暖却足以传遍全身。

    老人家没有说话,帘子随即再一扇动,重重落下。

    她起了身,退到台阶前,才转身。